答:学校食堂供餐是营养改善计划的主要供餐模式。据各地上报的实施方案统计,试点地区选择学校食堂供餐模式的占53%。细则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应加快学校食堂(伙房)建设与改造,在一定过渡期内,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采取食堂供餐的学校将会大幅增加。
学校食堂供餐涉及食品采购、贮存、加工、供应等多个环节,覆盖人、财、物等每个方面,既有资金安全,又有食品安全,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容易出问题,而目前农村学校食堂管理还十分薄弱,迫切地需要加强指导和规范。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单独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办法。
答:学校食堂管理办法总计10章60条,主要内容是:(一)学校食堂管理的基础要求;(二)工作人员的配备招聘及从业要求;(三)食品采购、贮存、加工、供应等环节的要求;(四)财务管理的基础要求;(五)监督检查的相关制度。
答:学校食堂管理的基础要求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宗旨,完善一种机制,建立一个组织,实施五种制度”。
坚持一个宗旨。学校食堂要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原则,以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参照有关营养标准,结合学生营养健康情况、当地饮食上的习惯和食物实际供应情况,制定成本合理、营养均衡的食谱,为学生供餐。
完善一种机制。学校食堂应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完善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细化事故信息报告、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情应对等具体方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建立一个组织。学校要建立膳食委员会,发挥其在配餐食谱、食堂管理和检查评议等方面的作用。
实施五种制度。一是审批制。学校开办食堂须提出书面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供餐。二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负总责。三是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学校食堂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严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上的水准。四是岗位责任制。学校应根据学生就餐规模,切实做好定岗、定责、定薪工作,合理配置人员。五是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学校负责人应轮流陪餐(餐费自理),做好陪餐记录,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食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答:学校食堂应在教育和财政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下,依法健全学校财务机构,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并落实以下要求:
(一)学校食堂财务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实行专帐核算。对营养改善资金收支情况必须设立专门台帐,明细核算。由财政经费保障的人员、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费用不得在食堂专帐中列支。
(二)学校食堂收取伙食费应开具合法票据;支出要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按规定办理相应报销手续。
(三)学校食堂要将营养改善专项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学生伙食,不能直接发现金给学生个人或家长,不能用于学校办公经费支出,不能用来补贴教职工的伙食,不能用于食堂人员工资及福利的支出。地方政府应为学校食堂配备数量足够的合格工作人员并妥善落实其工资及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