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国宴改革,每位外宾身上的成本降成了40块,这又导致一些外宾在中国吃不饱。
要么是铺张浪费,要么就是吃不饱,毛主席要如何调整国宴?如今的国宴又是何种规格?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如期举行,下午5点,开国大典结束,随着夜色降临,开国第一宴也正式拉开帷幕。
承办这场宴会的是北京饭店,下午6点,我国领袖、各军区负责人、少数民族代表、农民代表等,总共600多名贵宾,开始涌入北京饭店。
国宴总管是郑连福,在600多位贵宾到来之前,郑连福已经在北京饭店忙得不可开交。
建国前,北京饭店由外国人经营,厨师擅长的也只有西餐,为做出一顿适合我国贵宾吃的饭菜,北京饭店里里外外全都改动了一遍。
前厅服务员全是女性,每人都身穿旗袍,平均身高在一米六八以上,五官端庄典雅,普通话标准,且要精通英语等外语。
贵宾进门时,她们需要负责接待、摆盘等环节,600多位代表里,有人口味偏辣,服务生则需要出示额外的辣椒面和胡椒粉,有人爱吃咸的,服务员也会单独提供盐料。
再来看后厨,郑连福精心为国宴准备了十几道菜品,既要考虑贵宾们的口味,也要照顾到厨师的手艺,综合之下,开国第一宴共摆出了8道热菜、8道冷菜、1道头菜、以及各种点心。
国宴开场,首先被端上来的是一份乳香燕紫菜,口味虽清淡,却是一道很好的开胃菜。
红烧狮子头、红烧鱼翅、红烧鲤鱼、红扒鸭、烧鸡块、烧四宝、干焖大虾、鲜蘑菜心。
腐乳醉虾、拆骨鹅掌、虾籽冬笋、香麻海蜇、油淋仔鸡、酥烤鲫鱼、炝黄瓜条、水晶肴肉。
随着宴会开席,北京饭店还迎来了一位身着军装的特别贵宾,他就是朱德总司令。
在场不少农民代表都热泪盈眶,放在过去,他们根本没办法进入北京饭店就餐,更别说和国家领袖、元帅们一同吃饭。
以往饭店进出的都是洋人和外国贵族,普通老百姓连靠近北京饭店都成问题,直到看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人落座就餐,他们才意识到:
开国第一宴进行得无比顺利,餐厅里热情洋溢,然而自从1949年国宴之后,后续国宴的菜品数量却急剧减少,可以说,开国第一宴的菜品是最丰富的。
从18道硬菜降为4菜一汤,这些菜真的够国外来宾吃吗?主席又为何突然下此命令?
1949年开国第一宴用时3小时之久,菜品数量可达16道,除开菜品丰富外,我国对待国外来宾可谓是下足了心思。
遇到外宾访华,国宴之后还会进行答谢宴会,期间每人有2套公筷和2套自己的碗筷。根据不同外宾的饮食上的习惯,我国还会提供对应的菜品。
由于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讲话将被翻译成英、法、俄三种语言,两国谈话一旦涉及敏感话题,一些时节就需要退出宴会。
这就导致协商期间,大批时节离开座位,餐桌上的食物便只能白白浪费,最后使节填不饱肚子,我国也浪费了不少食物。
在招待外宾时,我国往往会准备多样菜品,每道菜分量充实,外宾就餐完毕,桌上依旧会剩下大量菜品,这也是一种浪费。
周总理也针对浪费现象提出了意见,国宴被改为分餐制,所有菜品每人一份,既保证了安全卫生,又能做到勤俭节约。
第一次大改发生在1978年,我国明确说,外宾访华时,不再邀请使节参与接送。
在此之前,国宴餐桌数大概有50桌,而使节坐的桌数就达20桌,光是一个国家元首,最多可配有50名使节,如此大场面的安排,势必会造成大量浪费。
经过1978年的改动,国宴餐桌数被降为30桌左右,16道菜减少至4道热菜、6道冷菜。
到了1984年,国宴规格再次迎来改动,国宴时间从3小时,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
菜品主要是4菜1汤,另外再单独为吃不惯的外宾准备西餐,西餐数最多不超过3菜1汤。
1986年,澳大利亚副总理访问我国东北,面对已经削减的国宴时候,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你们的饭菜简直太丰盛了,如果你们到了我们的祖国,肯定吃不到这么多菜。一是因我们没有时间准备,二是我们没这么多饭菜。
澳大利亚副总理明面上是在夸赞我国国宴,实际上,也是对国宴铺张浪费的一种提醒。
综合这些外宾的反应,1987年,国宴迎来第三次改动,这次调整的是国宴成本。
除开酒水成本外,每位宾客投入需要控制在200元以下,在国内开宴,每人可投入50块左右的开支,遇到重要外宾来访,则可以酌情增加到80块。
与此同时,国宴上的酒水也从烈酒改为葡萄酒、或者是饮料,像白酒这一类酒水逐渐从国宴上消失,例行的答谢宴会相继被取消。
以往外宾来访,为了表示尊重,国宴餐厅会挂上两国国旗,并在就餐前播放两国国歌。
经过1987年的改动,国宴取消了挂国旗的传统,奏国歌环节也被取消,双方礼节性的打招呼环节一并抹去。
一顿改动后,国宴时间被控制在了1小时以内,从最初的繁琐,已经变成了简单、便捷。
1965年,阿尔巴尼亚副主席来访,周总理陪同他来到山西,当时山西还不够发达,老百姓甚至吃不上几顿大鱼大肉。
周总理特意叮嘱,用来招待外宾的伙食一定要节约,不要搞特殊,老百姓吃什么,外宾就吃什么。
告别阿尔巴尼亚副主席后,周总理又陪同越南、墨西哥等外宾品尝过简陋国宴,外宾们的反响都不错,对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他们大多赞不绝口。
当然,国宴规格被大肆削减后,也会迎来一些风波,1976年的国宴中,就有外宾没吃够、吃不饱。
开国第一宴足足有16道菜,演变到70年代,菜品数量已经变成了4菜1汤,这就导致了一些尴尬的事情发生。
1976年9月,我国迎来萨摩亚国家元首,萨摩亚派来的使节并不多,当晚宴会便不在北京饭店举行,而是在钓鱼台国宾馆就餐。
服务生提前将菜品分类,平均分配给每位外宾,遇到有特别的条件的外宾,服务生也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沟通。
这场国宴表面看起来十分顺利,但到了晚上10点,萨摩亚元首的副官却来到接待室,表示元首晚饭没吃饱,希望接待者能提供其他食物来充饥。
钓鱼台服务员没有迟疑,立马着手准备加餐,没过一会,香肠、面包便被端上桌子,萨摩亚副官这才满意走出接待室。
其实萨摩亚元首吃不饱,并不是国宴菜品减少导致的。4菜1汤,只要菜量大,依旧够一桌人吃。
但萨摩亚人习惯吃淀粉食物,比如芋头、红薯、面包等,萨摩亚人不太在乎味道,只有扎实的食物,才能填饱肚子。
而我国准备的菜品,则是色香味俱全,味道好,所含淀粉却不多,这让萨摩亚人吃不习惯,也不顶饱。
了解到萨摩亚人的饮食上的习惯后,我国尤其注意这点,在萨摩亚人随后的访问行程中,我国总会安排上烤红薯、煮芋头等食物,确保萨摩亚人吃得饱、吃得满意。
国宴淀粉菜太少,导致外宾不够吃,有时候国宴菜太多,也会让人找不到座位,钱学森就经历过这种尴尬。
1955年,钱学森历经千难万险从美国回归祖国,迎接他的是一场盛大的国宴。
钱学森收到一份请柬,上面明确标注座位是37号桌,可当钱学森怀着期待走进北京饭店时,他却怎么也找不到座位。
当时国宴还停留在10道菜的阶段,餐厅内足足有50多桌,挨个桌子查看位置,势必会花上不少时间。
眼看宴会即将开始,钱学森还没找到座位,他只好向警卫求助,可警卫的回复却是:
这让钱学森有些尴尬,就在他愣神的时候,警卫继续解释,划掉他名字的正是毛主席本人。
之所以会将钱学森从37号桌划走,是因为毛主席想和钱学森坐同一桌,对于这位才归国的科研工作者,毛主席报以极大的尊重。
直到钱学森落座后才发现,自己的座位竟然在毛主席的右手边,旁边就坐着毛主席。
他的餐盘食物,专门配备了另一批食检员,切实保证钱学森的用餐安全,就连十大元帅也没有这种待遇,可见毛主席对他有多重视。
1972年,尼克松访华,国宴的规格是4菜一汤,炸年糕、面包、黄油等点心被单独摆放出来。
1986年,英国女王访华,就座的是钓鱼台国宾馆,宴席上我国准备了5菜1汤,豌豆糕、炸麻团、蒸饺等传统食物,得到了英国外宾的一致好评。
时至今日,国宴已经从开国第一宴的16道菜品,删减成了3菜1汤,有时候甚至是两菜一汤,国宴时间被控制在1小时左右。
中国国宴,应该更接地气,和平常老百姓接壤,在美味安全的基础上做到勤俭节约,这才是国宴变化的根本。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